DS文库

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

DOC
  • 阅读 41 次
  • 下载 0 次
  • 页数 5 页
  • 大小 14.685 KB
  • 2022-07-29 上传
  • 收藏
  • 违规举报
  • © 版权认领
下载文档1.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
此文档由【】提供上传,收益归文档提供者,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。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,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
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
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
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
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
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
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
在线阅读已结束,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1.00 元
/ 5
  • 收藏
  • 违规举报
  • © 版权认领
下载文档1.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
文本内容

【文档说明】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.docx,共(5)页,14.685 KB,由上传

转载请保留链接:https://demo.docswf.com/view-23ede1a1d665022b74ca0c71e7f13731.html

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:

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,我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,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创新开展“星期一夜校”“星期五大扫除”,抓实网格化管理,教育干部、带动群众、融洽关系、提升效能,全县呈现出干部群众心齐气顺,经

济发展稳中有进,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。一、开设“星期一夜校”。为解决部分干部不重学习、心浮气躁、热衷应酬、本领恐慌等问题,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,在全县开设“星期一夜校”,用好“学习的武器”,大力提升干部素质,转变干部作风。一是高位推动

。县委制定出台《**县“星期一夜校”活动方案》,把每周一晚上定为干部集中学习时间,重点学习政策理论、党纪法规、业务知识,每月不少于2次,每次不少于1.5小时,引导干部静下心来学习、沉下心来思考。县级领导每月至少1次到分管部门、联系乡镇和联点村(社区)领学述学,以身

作则,率先垂范。二是丰富形式。“星期一夜校”除传统的领导、专家讲授外,突出的功能和优势,就是搭建了一个干部相互交流的大平台。每次集中学习都提前确定主题,干部围绕主题,联系工作、生活实际,深入思考、撰写材料、上台发言,领导进行点

评。同时,开展读书感悟分享、心得体会交流、演讲征文比赛等,激发干部学习兴趣,打开干部思路灵感,提升干部表达能力。三是严格督查。由县委办牵头,从宣传、组织、纪检等部门抽调力量成立督查组,对各乡镇、各单位“星期一夜校”开展情况进行督查,对走过场

、图形式的单位及个人进行通报。同时,把督查情况纳入年度考核,与评先评优、绩效奖励挂钩,并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。二、开展“星期五大扫除”。把“星期五大扫除”作为走进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带动群众的重要途径,用群众喜闻乐见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,提高群众思想觉悟,让他们心热起来、行动起来。一是以

“小整治”美化“大环境”。每周五下午,各乡镇、各单位分批次安排干部到村(社区)搞卫生,按照统一定标准、村组来发动、干部做示范、户户都参与、月月有评比的“五步曲”扎实推进,带动、引导、督促群众自觉养成良好卫生

习惯。各乡镇按照一、二、三类村分别占20%、50%、30%的比例,把所有村进行分类,提升二类村、消除三类村,做到村村整洁、家家干净。二是以“小会议”解决“大问题”。把每月最后一周定为“无会周”,26日为领导联系企业

日,27日至29日为走访帮扶日,形成制度。每月走访帮扶日,联点县级领导、联村科级干部、驻村干部到村(社区)去主持召开“院落会议”,现场调研办公,与群众面对面交流,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,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,真正把

“无会周”变成“实干周”。2021年以来累计收集意见建议6700余条,帮助解决问题5000余个,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。三是以“小公约”促进“大文明”。完善村规民约,推动移风易俗,倡导红事不放炮,白事“三封炮”。把群众自己能干的事交给群众自己干,由群众自己动手建设“

美丽屋场”,卫生费按政府拨一点、群众收一点、乡贤筹一点“三个一点”来保障。开展“平安家庭、文明卫生家庭、勤劳致富家庭、道德模范”四项评比,用身边人、身边事教育群众、引导群众,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。

2人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、12人荣登“湖南好人榜”,涌现出了“全国劳动模范”张丽青等一批先进典型。三、抓实管理网格化。全县共413个村(社区)6596个村民小组,我们把每一个村民小组作为一个网格,由村(社区)干部、

党员组长、辅警、志愿者等担任网格管理员,构建立体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基层治理体系。一是以“小网格”构建“大平台”。由县委政法委牵头,县公安局、司法局、乡村振兴局负责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平台,依托户籍管理系统、育龄妇女管理系统、疫情防控系统,

以家庭为单位,由网格管理员摸排和完善网格内成员信息,精细到每一个家庭有哪些成员、有什么特点、在哪里工作、收入多少、是否为贫困群众、是否为驾驶员、有没有犯罪记录,等等,详细标注,一目了然,便于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,收集群众诉求,督查督办问

题,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。二是以“小探头”织密“大系统”。紧扣“网络互联、数据融通、智慧应用、安全监管”四个关键,探索“云上”治理,建设城乡末端感知系统。平安城市感知系统建有3032个高清监控摄像头、50个人

脸识别终端、34个治安卡口,68个移动监控平台实时在线;雪亮工程感知系统分为平安校园、平安医院、平安单位、平安企业、平安门店、智慧物流、雪亮乡村等7个子模块,共接入监控摄像头40630个;平安校车、公

交监控系统覆盖全县127台校车、46台公交,可通过车上的6个监控位实时监控,确保校车、公交运行安全。三是以“小站点”解决“大问题”。在县乡村三级设立诉源治理站(点),整合信访、司法等部门力量,积极借助社会力量,打造“一站式”解纷服务体系,共建成43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,有14

90名人民调解员、6132名调解纠纷信息员,推动调解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梢,实现分类调处精准解纷。同时,实行信访包案制,对重复访和信访积案,由县级领导、联村科级干部、第一书记包案,用心用情落实“三见面”

,依法依规化解调处。2021年以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41件,调解成功2384件,成功率为97.7%,全县民商事案件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3.6%,县域社会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10.4%,做到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成讼”。四是

以“小服务”办好“大事情”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,推进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47个部门1105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,实现“应进尽进”。413个村(社区)都建有综合服务平台,设置了“一门式”服务大厅和“一站式”服务窗口,医疗、警务、金融、通信、

电商、水电缴费等便民服务项目全部进驻平台,并下放168项行政权力事项到乡镇、29项高频事项到村(社区),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,基本实现线下“只到一个窗口”、线上“只上一张网”、办事“最多跑一次”的目标,服务效能大幅度提升。

  • 文档 0
  • 被下载 0
  • 被收藏 0
DS文库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,请立即联系客服,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。侵权客服QQ:3557952153,电话:400-000-0000 (支持时间:9:00-17:00) 公众号
Powered by 太赞文库
×
确认删除?